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邬江兴,上海市静安区区长陆晓栋,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邵志清,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巡视员刘勤,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蔡小庆等嘉宾出席并见证大数据试验场联盟揭牌。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信息领域涌现了集成电路、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多个标志性技术成就,并由此接连推动了席卷全球的信息革命,已经并将继续引发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许宁生在致辞中指出,科技创新引领新兴产业发展,而信息技术又是众多科技创新的最重要驱动源泉

10月31日上午,复旦大学党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研究我校贯彻落实意见。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坚定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按照中央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快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四是认真抓好《准则》《条例》的贯彻执行,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强化党内监督,结合学校实际,把两部党内法规的要求落细落实。二要认真学习领会两部党内法规的要求,强化党内监督,规范权力运行,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焦扬在总结讲话时就全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作出部署。
会上,焦扬首先通报了列席六中全会的有关情况,传达了全会的主要精神。校党委书记焦扬主持会议并讲话,校长许宁生等党委常委班子成员就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进行了交流讨论。仪式的最后,焦扬向李达三叶耀珍伉俪赠送了一副特制的织锦画,这幅画记录下复旦大学授予李达三校友名誉博士的重要时刻。
李达三先生,李达三先生的夫人叶耀珍女士,李先生长子李立峰先生、儿媳李潘裕琪女士,李先生长女李亦君女士、女婿吴中孚先生,李先生长孙李本俊先生,李先生外孙吴洪年先生。李达三先生1921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4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会计系。焦扬对李先生夫妇数十年来一直关心支持国家教育事业,倾力扶助母校建设发展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简要回顾了李先生夫妇对母校慷慨解囊、鼎力相助和回报社会、助力教育的感人故事。仪式上首先播放了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精心制作的关于李达三先生和叶耀珍女士的短片《百年商科 一路有您》,展现了李达三叶耀珍伉俪心系教育、回报母校的赤子情怀。
2004年,李达三先生、叶耀珍女士为复旦光华楼建设捐资500万元人民币,楼内的会客厅冠名为李达三会议厅。副校长、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张志勇和李达三叶耀珍伉俪签署了捐赠协议,焦扬向李达三叶耀珍伉俪颁发了捐赠铭牌。

2013年,李达三校友捐赠50万元人民币设立复旦大学医学发展公益基金之李达三肝炎肝癌防治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从遗传学角度进行乙肝防治和防范癌变研究。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基于年青时求学的经历,李达三先生一直致力于贡献教育事业,深信提高教育水平,中国可以民富国强。值此复旦大学商科教育创立百年之际,李达三先生携叶耀珍女士再次慷慨向复旦大学捐赠1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李先生事业有成后一直将母校的发展放在心上,他多次慷慨解囊,以涌泉回报母校的滴水之恩。自上世纪90年代起,李达三先生夫妇先后10次向母校捐赠,支持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同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发展、师资培训诸多方面都给予极大的帮助,特别是他亲力亲为推动复旦会计系恢复建设,为管理学院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女士,复旦大学副校长、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张志勇先生,复旦大学相关部处领导,管理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师生员工代表,复旦大学在港校友,香港宁波同乡会代表,李达三先生、叶耀珍女士的亲朋好友参加了捐赠仪式。1998年,李达三先生的夫人叶耀珍女士捐资300万元人民币建造了复旦大学学生文化活动中心——叶耀珍楼。
他是复旦校友中最年长的捐赠者,也是复旦历史上贡献了最大一笔一次性到账捐赠的校友。2015年,复旦管院迎来恢复建院三十周年。

他表示,今次再捐出巨额,是支持管理学院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建设政立院区,希望帮助管理学院早日成为世界一流的商学院。希望复旦大学、包括管理学院的教授们,继续努力培养中国青年学子。
焦扬表示,在李达三先生的精神感召下,管理学院一定能把握机遇,奋发有为、开拓创新,向建设世界一流商学院的奋斗目标不断前行。焦扬特别赞扬了李先生特有的复旦人的可贵品质。位于邯郸路两侧的李达三楼与叶耀珍楼相映成景,成为复旦学子校园回忆。1994年,李先生捐助100万元人民币,作为管院教师的培训基金,不少青年教师因此有机会走向世界,将最新知识和最前沿的视角展现给莘莘学子。2008年,李达三校友再一次慷慨捐赠800万元人民币,用于李达三楼的翻新重建,让李达三楼的现代化更上一个台阶。2017年3月19日,复旦大学校友李达三叶耀珍伉俪捐赠仪式暨2017香港新春论坛在香港隆重举行。
焦扬指出,李先生无愧为复旦之光、校友楷模,李先生的义举正是他对复旦人品质、对复旦精神的最好诠释。2009年,李达三校友捐赠600万元人民币用于复旦相辉堂的保护修缮工程。
作为由复旦会计系栽培出来的学子,李达三先生表示,身为复旦校友,应尽微力,回馈母校。2017年,复旦商科教育迎来创立一百周年,李达三、叶耀珍伉俪再次捐款1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学校的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助力复旦加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学生代表向李达三叶耀珍伉俪献花。校党委书记焦扬此行赴港还将拜访部分在港校董、校友和复旦的老朋友们,就学校事业发展与之交流沟通。
这种可贵品质体现在李先生青年时代刻苦求学、立志报国的远大理想上,还体现在李先生待人以诚、立信为本的人生信条上,更体现在李先生对教育事业、对母校发展的长期支持与倾情付出上。随后,李达三先生致辞。管理学院向李达三叶耀珍伉俪赠送复旦学子书写的一副卷轴,以文字表达了学院全体师生对李达三叶耀珍伉俪的感激之情。2013年,李达三校友捐赠港币100万元设立复旦北碚校友基金留本基金,基金的投资收益将用于支持复旦大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钱世政教授回忆了上世纪90年代初,李先生着力帮助管理学院培养师资,提升教师的国际化视野的感人故事,李先生用自己的经商之道和治家之本给我们树立做人的楷模,这是我们复旦人的荣幸,将成为我们复旦管院一本鲜活的教材据不完全统计,我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两会期间提交议案、提案等24件。
全国政协委员周梁,在会上提交了关于医生职称制度改革的建议、加速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建设,为一带一路开辟安全通道和关于旅游客车和长途客车等运营车辆乘客必须系带安全带的建议等3项提案。会议期间,参会的代表委员们认真听取和审议各项工作报告,在小组、代表团等会议上踊跃发言,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展现了我校代表委员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参政议政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葛均波,在会上提交了 关于倡导世卫组织的‘卫生技术评估(HTA)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的提案、关于公立医院改革中对新技术新产品建立科学公平和透明度准入机制的提案、关于鼓励电视媒体医学栏目创新的提案、关于加快人工智能医学应用开发步伐的提案、建议将血脂筛查和管理纳入国家现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政府指导下的我国心肌梗死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建议鼓励慢性病治疗常用口服剂型药物使用大包装和为推进‘一带一路卫生交流合作完善政策措施等8项提案。两会期间,我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和意见,不仅受到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还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
领衔提交了《关于制定南极活动与环境保护法的议案》。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也是本届人大政协履职的最后一年。全国人大代表许宁生,在3月5日下午举行的上海代表团审议会议上,围绕深化教育改革,服务创新国家建设主题作了发言,提出要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到学校双一流建设中去。对于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包信和表示,报告体现了对科教事业的重视,明确提出了完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体系非常重要。
她还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科技创新、中国制造的质量,两高报告中有关反贪腐和打击电信和网络诈骗等问题发表了审议意见。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于3月3日至3月15日召开。
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提出了修改建议并被采纳。全国人大代表马兰,在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上海代表团全团审议会议时,向总书记介绍了脑科学和类脑研究与人工智能发展的关系,表达全国脑科学专家期盼国家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科技项目尽快启动的迫切愿望。
许宁生代表的发言,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应。全国政协委员郑珊,在会上提交了请继续关注‘全面二孩后时代的儿科医师培养困境、关注儿童健康,进一步加强儿童传染病防控和推进无纸化办公从全国政协做起 等3项提案。